國產風機技轉卡關 中鋼5億元投資恐「隨風而逝」

2016-04-25

新政府目標大力發展離岸風力發電,除了扶植風場營運商,也希望拉抬整條產業鏈。中鋼、東元率先組成「新能公司」,意圖透過向國外風機廠商取得技術移轉,成為國內首家風機製造商,台電也在示範獎勵計畫中指名要用東元的風機,希望能趕在明年底運轉。然而,日前新能向中國風機商「湘電風能」買風機,卻因預計技轉比例太低被擋下,原訂明年底運轉風機的台電計畫形同破局,國家隊「打帶跑」的策略也因此重挫。

東元、中鋼合資「新能公司」 國產離岸風機

東元與中鋼2012年合作成立「新能風電股份有限公司」,目標結合東元風機系統技術和中鋼的製鋼能力,成為第一個國產化離岸風機的品牌。由於國內過去完全沒有製造離岸風機的前例,因此新能的計畫,是和國外風機製造大廠談技術移轉,藉此取得如發電機等的關鍵技術。

然而,新能的提案先是被全球風機市佔率7成的西門子(Siemens)「打槍」、拒絕技轉;法商阿海琺(Areva)、日商日立則是開出「天價」,讓新能卻步。而被中國湘電風能買下的荷蘭商Darwind,則同意技轉、且僅要日立一半價格,但新能相對必須協助湘電測試一支IEC class 1B等級的風機,以取得class 1A認證機會。

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即批評,丹麥的風機國產化花了15年才完成,台灣卻想在4、5年內就達標,所有作業通通打帶跑,恐難達成國產化的目標。(資料照,顏麟宇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