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隧十年了 見證宜蘭巨變

2016-06-13

前言:雪山隧道是連繫大台北與蘭陽平原的臍帶,灌注宜蘭觀光發展養分,人潮錢潮隨之而來,宜蘭看似翻轉,卻也出現物價、房價抬高、農舍濫建等負面效應,近年熱潮甚至出現退燒跡象。雪隧通車屆滿十年前夕,本報採訪團隊深入各面向,探討雪隧帶來的美麗與哀愁。

雪隧為宜蘭帶來什麼好處,有形的以觀光財最明顯,餐旅業營業額從通車前的五十億元大幅成長到十九倍,餐旅和民宿增加九千多間,雪隧為宜蘭觀光創造多年榮景,但通車滿十年之際,這股熱潮開始向下翻轉。

十二點九公里、東南亞第一長的雪隧開通,拉近宜蘭和台北的距離,只要不塞車,一小時內輕鬆抵達,尤其宜蘭好山好水、小吃美食又多,讓宜蘭迅速成為台北觀光客的最愛。

大量遊客經雪隧湧入蘭陽平原,觀光、餐飲和旅宿業直接受益,熱門的羅東夜市、礁溪溫泉區一到假日滿滿的人,在地人才知的「隱藏版」小吃美食經過網路推波助瀾,成為排隊名店,趁著雪隧帶來的商機,讓業者大發觀光財。

雪隧經濟從數據可看出,九十五年全縣民宿、餐廳二二○一間,去年成長到一萬一三五八間,不到十年翻五倍。

另一個無形好處是宜蘭人回家的路變近了。不少宜蘭人「北工蘭居」,每天通勤上下班,或雖住大台北,因為雪隧,周末全家返鄉探視老父母更方便。

從事補教業的黃姓女子,原在台北市月付萬元租屋,雪隧通車後回家鄉礁溪買房通勤上班。她算一算,房貸和房租差不多,房子還是自己的,開車到公司不用一小時,她說:「雪隧改變我的人生,否則我到現在還是無殼蝸牛。」

但宜蘭觀光熱度近來呈現向下翻轉走勢,民國九十五年全縣住宿及餐飲業營收五十億餘元,前年達九百五十五億兩千餘萬元;去年元旦大塞車後銳減為九百零五億五千餘萬元。

觀光人數也下滑,前年縣轄觀光遊憩區有七百八十六萬多人次,是通車前兩倍多;去年剩六百九十三萬人次。

羅東夜市賣蔥肉餅的業者說,「以前假日晚上人潮十二點才散,現在十點就稀稀落落」。庄腳所在民宿負責人「吳媽」經營民宿廿幾年,「今年是最冷的一年」,她說「暑假訂房七零八落,比SARS時還慘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