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價3月回跌 央行黃金市值縮水

2017-03-13

工商時報【呂清郎╱台北報導】

國際金價今年以來持續走高,至2月底每盎司上漲近100美元,中央銀行1,362萬盎司的黃金儲備,短短2個月,市值也跟著增加近1,362萬美元,約新台幣4.2億元,但進入3月淡季,金價已回跌約50美元,馬上又吐回一半。

根據市場推估,央行的黃金儲備每盎司持有成本平均低於400美元,觀察金價去年底收在1,150美元,今年一路走高融2月底來到1,248美元高點,但3月淡季回檔修正至10日收在1,204美元;其實根據央行平均有成本估算,目前黃金儲備的未實現利益還是超過110億美元,約新台幣3,400億元。

元大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潘昶安指出,美國聯準會(Fed)3月升息預期機率衝破90%之後,幾乎可說已預告升定了,加上法國總統大選變數漸消除,使得黃金避險性需求降低,近來金價反轉走弱盤整,估計14、15日Fed確定升息後,金價走勢可望趨於明朗。

黃金分析師認為,短線金價面對回檔盤整,且後續國際諸多不確定,市場估計今年第1∼第4季的平均金價估值,各為1,175、1,150、1,125、1,100美元,顯現每況愈下,甚至可能跌破1,100美元大關,代表央行黃金儲備明年市值將再縮水。

但央行總裁彭淮南針對台灣黃金儲備,多次公開回應時均表示,央行一直以來都沒有增持或出脫黃金的計畫,所持有的黃金,主要目的就是做為新台幣的發行準備。

彭淮南在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,針對立委質詢,黃金儲備調整是否應更靈活,高價賣出、低價買進;他答詢時強調,黃金並非好的投資工具,因為黃金並沒有固定的利息收益,獲利只能靠價格上漲;且觀察金價長期來波動幅度大,遠高於美國公債,風險相對居高,尤其統計長期以來黃金的報酬率,顯現低於美國公債,因此,央行不會以黃金做為投資運用工具。